6月29日上午,教育学院在第二教学楼401会议室召开了劳动教育学术研讨会。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卢晓东,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专家文委员会专家、国家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委员、国家劳动课程劳动教育主编赵士英,吉林省教育技术装备中心主任刘忠民,吉林省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副秘书长、实践教育分会会长孙延章,长春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基础部部长成玉莲,教育学院院长孙中华出席会议。吉林省孤儿学校小学教育科主任段红霞、学生管理科副科长张海燕、副科长刘伟,吉林省装备中心、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及吉林省孤儿学校部分教师,教育学院专业教师及研究生、文学院和外国语学院部分教师参加活动。会议由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教师马凯主持。

会上,特邀专家卢晓东作了《认识性劳动与创造性劳动——工具视角开敞的意蕴》主题报告,他以劳动工具的认识、使用、创新创造为主线,介绍了劳动、劳动工具以及劳动教育之间的关联,并进一步解释和阐明了劳动工具的使用、修理与创造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中的重要意义。主题报告过程中,与会教师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,展开了热烈的讨论。

刘忠民从劳动教育的设备装备、实践基地等技术与装备的角度,指出了未来劳动教育的必备要素与发展方向。

赵士英根据中共中央、国务院颁布的《关于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》精神与要求,阐述了当前大中小学劳动教育面临的三个严峻且迫切的问题:劳动教育专职教师、劳动教育的评价以及劳动教育实践基地。

成玉莲就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开设、内容的教授、课时的分配等方面进行了分享。

研讨活动最后,孙中华从劳动教育现有资源的开发与利用、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选择、劳动教育课程的开设等方面进行总结,进一步强调了劳动教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及重要意义。
此次劳动教育学术研讨会的召开,开阔了视野,凝聚了共识,进一步明晰了劳动教育基本内涵,明确了劳动教育目标和内容,对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具有重要意义。